寶寶準備進入副食品階段囉! 不論是全職媽媽或是職業婦女,原本就因工作家事疲憊不堪,夜晚照顧寶寶睡眠不足,現在再加上準備寶寶的副食品…真是忙的焦頭爛額。現階段該給寶寶吃什麼才好?該加入什麼食材?許多的問題總是讓新手媽媽們手忙腳亂!
寶寶副食品最佳開始的時間及原因 到底寶寶多大開始吃副食品好呢?有人說4個月開始好,也有人說6個月較理想。陳獻明小兒專科診所院長陳獻明醫師表示,其實寶寶4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囉。當寶寶成長至4-6個月時,消化道機能逐漸發育成熟,手部開始更能握物、頸部逐漸穩定、牙齦也開始發癢,副食品不但可訓練寶寶的吞嚥及咀嚼能力,也是為將來接受固體食物作好準備!
透過副食品對寶寶營養好處 4個月後的寶寶活動量大幅增加,母乳、配方奶已無法滿足所需的熱量及鋅、銅、鐵、纖維質、鈣質等營養素需求,加上寶寶可能開始出現厭奶的現象,所以可以開始從副食品中,攝取應有的營養。有些家長擔心太早給寶寶吃副食品會出現過敏的狀況,陳醫師表示,其實越早開始吃越不容易過敏,若是太晚吃反而容易增加過敏的機會。建議先從「低敏食材」開始嘗試,慢慢地訓練寶寶的免疫系統,一旦免疫系統產生耐受性,過敏症狀自然就會減緩。
該如何幫寶寶選擇最好的副食品呢? 寶寶的副食品跟大人飲食相同,最重要的原則是「均衡性、多樣性」,陳醫師表示,食材單一重複性太高,會導致營養不均,因此一定要均衡的攝取6大類食物營養素(水果類、蔬菜類、五榖根莖類、蛋豆魚肉類、油脂類、低脂乳品類)。且多元化的提供各式營養,也會增加寶寶的好奇心,以提升對食物的接受度。
但必須注意,1歲前的乳製品還是須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,低脂乳品類請1歲過後再嘗試。在製作副食品時應以新鮮、自然、容易吸收消化且不加人工調味料為主,副食品階段其實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,便是讓寶寶初嚐食物的原味,藉由這個過程能夠刺激寶寶的腦部發展,也可以讓寶寶對食物開始有所記憶,避免養成重口味習慣。
米精跟麥精如何使用 寶寶剛開始吃副食品,原則應「單一品項,每次少量」給予,以便於觀察寶寶的排便狀況、有無過敏反應,若出現不正常的反應,應減量或立即停止食用,無不適再慢慢增加份量,如有惡化請立即就醫。陳醫師表示,初階段的副食品目的並非吃飽,而是在於適應、嚐鮮、確認有無過敏及訓練嘴巴吞嚥,所以可將 成分天然的米、麥精添加進副食品中,讓副食品的營養更充足!若是擔心寶寶會有過敏問題,可先由米精開始,麥精等晚一點再添加。陳醫師建議,可以依寶寶不同階段,選擇原型蔬菜水果做成適合的質地,如地瓜、馬鈴薯、木瓜、香蕉、蘋果、梨子等,搭配米麥精來調整濃稠度,幫助餵食。
陳獻明 醫師
陳獻明小兒專科診所 院長
台北市立陽明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
桃園福太婦幼醫院主治醫師
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
公職醫師高考及格
兒童胸腔醫學會會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