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醫推薦 林昱君

寶寶副食品該如何選擇及製作呢? 林昱君 醫師

母乳的營養中開始少了什麼?該怎麼從副食品補充? 爸媽們都知道,母乳包含了寶寶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素,是寶寶最好的食品。母乳最珍貴的地方在於,它的成份會隨著寶寶的年齡、媽咪的飲食不同而變化,提供寶寶各階段生長所需營養。但寶寶出生後4~6個月,隨著感官、動作、消化道功能的成長發育,母乳或是配方奶漸漸的不夠應付成長所需的營養需求,特別是鐵、鋅和維生素D這三種營養素,所以此時可以開始從副食品中,攝取不足的營養素。

維生素D:台灣的日照充足,爸媽們可適度帶著寶寶出門走走曬太陽,身體便可自行合成。純母乳寶寶可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生素D,而配方奶寶寶若每天進食量小於1000ml,也需給予口服維生素D。

鐵:缺鐵除了容易造成貧血問題之外,也會影響寶寶腦神經發育及免疫系統。建議爸媽可在寶寶的副食品中,添加含有「血鐵質」的食物,是紅肉瘦肉類、內臟、海鮮,血鐵質食物的鐵的吸收率比植物性食物來得高,另外多多補充維生素C,也能加倍身體對鐵的吸收。若寶寶實在無法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鐵質,再考慮補充口服鐵劑。 鋅:鋅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,但也不能盲目過度補充,攝取足夠鋅最好的方法便是均衡飲食,紅肉瘦肉類、魚貝類、花生、黃豆都是很好的來源。

餵食寶寶副食品的方法 初期的副食品準備其實很容易,只需食用單一食材,因為一開始屬於嚐鮮階段,讓寶寶嘗試不同食物的味道並且確認會不會過敏,以及訓練由吸吮改為嘴巴吞嚥,只要掌握餵食重點,就能讓寶寶開開心心的開始吃副食品!喝習慣母乳或是配方奶的寶寶,在一開始接觸副食品時,會本能地用舌頭推開食物,這時候千萬不要勉強寶寶吃,媽咪可以觀察,當寶寶沒用舌頭推開食物或湯匙、或是對大人吃飯表現出有興趣、嘴巴開始跟著動的時候,便可以開始進行副食品的餵食。

不少媽咪在準備副食品時也會使用米麥精來做搭配,米麥精多採預糊化技術處理,讓較難消化的米麥轉化為質地鬆軟好消化的營養,除了非常方便小寶貝練習咀嚼及吞嚥外,其營養的價值也是相當不錯,富含了鐵質、鈣質以及各項維生素等關鍵營養素。更有多種口味可選擇,幫助媽媽輕鬆渡過厭奶期,也讓副食品更具營養價值。

林醫師提醒,因為寶寶的吞嚥功能尚未發展完全,像是堅果類等較硬、或是粉狀類容易造成嗆食的食物,都應該要盡量避免給寶寶吃,粉狀類的食物建議和其他湯品粥品混合後再食用。另外在備製副食品時,也須留意魚刺;雞骨等是否有剔除乾淨,才能讓寶寶有快樂的吃飯經驗,提升對進食的興致。

林昱君 醫師 柚子小兒科診所 主治醫師

長庚大學醫學系醫學士
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小兒科總醫師
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小兒急診醫師
台灣兒科醫學會 小兒科專科醫師
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
風濕病醫學會醫師